點擊查看產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表面粗糙度的檢測
測量表面粗糙度的儀器形式多樣,從測量原理來看,有比較
法、光切法、光干涉法和針描法。
比較法
比較法是將被測表面與粗糙度樣塊比較,用目測或手摸來判
斷被測面的粗糙度等級。使用簡便,適宜車間生產檢驗。
為使比較的結果一致,粗糙度樣塊的材料、外形和加工方法
應與被測零件相 用粗糙度樣塊跟工件比較同,現(xiàn)今已由專業(yè)
廠,按車,銑、刨、磨、鉆,鏜等復制成套標準樣塊供應。也可
從生產的零件中挑選樣品,經儀器檢定后,作標準樣塊使用。
粗糙度高時,需借助顯微鏡放大觀察。
光切法測量原理
光切法是將一束薄平的光帶,斜向45°照亮被測表面,從反
射方向觀察光帶與表面的交線。此時表面輪廓的峰谷高度被放大
了根號二倍,經過顯微鏡,再放大N倍,成象在目鏡視場中。再
用讀數(shù)目鏡中的十字線之一瞄準影象邊緣的峰頂,讀數(shù),然后移
動十字線瞄準影象邊緣的谷底,讀數(shù)。因標尺與十字線成45°交
角,因此,兩次讀數(shù)之差為實際輪廓高度的2N倍。測量基本長度
內五個最,高峰頂和五個最低谷底之間的距離,取平均值,即得
Rz值。
按光切原理制成的儀器叫做雙管顯微鏡,又稱光切顯微鏡,
用于測量Rz=0.5—μm.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