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分類:站內(nèi)新聞
作者:yiyi發(fā)布
時間:2012-1-11 15:16:49
將本頁加入收藏
下一篇:芒草的簡介?生長地區(qū)和陸化問題!
上一篇:二百年里微生物生命起源的大論戰(zhàn)!金相顯微鏡店鋪!
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正文:
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是荷蘭的詹森父子1590年制作出!
據(jù)可靠記載,荷蘭的詹森父子(Hans and Zacharias Jannsen, 出生年代不詳),在1590年就已制作出一臺顯微鏡,放大倍數(shù)比一般放大鏡高出十倍。
天文學家Kepler(克卜勒)(Johannes Kepler,1571-1630)在1611年學習使用當時剛上市不久的望遠鏡(注2)時,就曾描敘過顯微鏡復合目鏡的結構。
數(shù)十倍放大率的顯微鏡是一個科技上的突破,但放大倍數(shù)還是太小,看不到微生物。
顯微鏡倍率的體升,荷蘭的列文虎克(Antoni van Leeuwenhoek,1632-1723)居功至偉,他自己研磨顯微鏡鏡片,在1676年組裝成一架功率275倍的顯微鏡。
275倍幾乎剛好達到看見微生物的地步。他在1683年發(fā)現(xiàn)細菌,后代人尊崇他為微生物學的開山鼻祖。
所以,在1668年雷迪提出他否定「腐肉生蛆」的實驗報告時,列文虎克的275 倍顯微鏡尚未現(xiàn)世,但近百倍放大率的顯微鏡可能已相當普遍。合理推測,
好奇的自然科學家不會不使用它來觀察微小世界。在「腐肉生蛆」大論戰(zhàn)時,微生物世界呈現(xiàn)出的還是一片朦朧的景色,
似有非有的霧中花園。但肯定的是大家接受有微生物的存在,至于它們住在什么地方,以及一些表面的生活習性,還是相當神秘。
合作伙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