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當終冷溫度降至400℃時,鋼板的顯微組織特征是從鋼板上表面到
鋼板心部都出現(xiàn)了板條貝氏體,而準邊形鐵素體消失,由于終軋溫度是
800℃,屬于奧氏體未再結晶區(qū)軋制,軋制造成奧氏體晶粒被拉長,并
形成沿軋制方向拉長的“餅形”形貌,而且鋼板上表面的顯微組織為板
條貝氏體+少量粒狀貝氏體。由于板條組織很細,在光學
金相顯微鏡下
進行觀察時,板條細節(jié)不易區(qū)分。板厚l/4處的顯微組織,與上表面相
比,板條貝氏體數(shù)量明顯減少,顯微組織以粒狀貝氏體為主。板厚中心
的顯微組織,鋼板心部的冷卻速率相對鋼板表層較為緩慢,所以心部處
的顯微組織以粒狀貝氏體為主,但也含有少量的板條貝氏體和少量的準
多邊形鐵素體。
終冷溫度300℃的800MPa級中厚板的光學顯微組織,其顯微組織全
部為板條貝氏體,未再結晶區(qū)軋制使奧氏體晶粒被壓扁,因此在壓扁的
奧氏體晶粒內部形成貝氏體板條束。貝氏體板條束是大角度界面,通過
掃描電鏡能夠分辨出貝氏體板條束的位向。板條貝氏體的一個重要特征
是,M/A島顆粒細小而且排列有序,同一板條束內的M/A島呈平行排列
。另外,貝氏體板條束中的鐵素體板條寬度很小而且相鄰的鐵素體板條
是小角度界面,所以在掃描電鏡下只能觀察到鐵素體板條輪廓,但是在
透射電鏡下能夠比較清晰地觀察到鐵素體板條,因為板條貝氏體形成溫
度低,板條鐵素體平均寬度約為0.5μm。,兩者的顯微組織基本相同
,都是以板條貝氏體為主,并含有一定數(shù)量的粒狀貝氏體組織。
研究結果表明:
(1)當終冷溫度在450~350℃范圍內,Mn-Cr—Mo—B-Nb—V合金系
的強度、塑性(非比例標距A50)和低溫沖擊韌性可以達到800MPa級高強
鋼標準要求;
(2)隨著終冷溫度的降低,鋼中的板條貝氏體含量增加,強度升高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